2016 年是宝马公司(BMW)成立 100 周年。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汽车企业,宝马公司在汽车业的美誉度只有奔驰、奥迪才能相媲美。然而,当整个世界进入电动汽车时代,昔日的汽车巨头被特斯拉、Faraday Future 这些硅谷新贵抢走了风头。近日,宝马动作频繁,宣布将更新旗下「i」系列电动汽车,并于 2021 年发布主打无人驾驶的 iNEXT 电动汽车。
与宝马传统的业务相比,i 系列电动汽车实在算不上成功。
销量惨淡与人才流失
(图片:BMW i8在上路测试时不幸翻车)
发布于 2011 年 2 月的子品牌「宝马 i」,代表宝马在新能源汽车方向上的布局。然而从 2013 年 i3 上市以来,实际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。据第四能源编辑调查发现,宝马 i3 在 2015 年的总销量仅为 2.5 万辆,而 i 系列迄今为止,总销量也不过 5 万台。相比之下,其竞争对手特斯拉 Model 3 纯电动汽车短短 2 个月的时间,订单量已超过 30 万,并且来自全球的订单量还在不断增长之中。
正可谓「屋漏偏逢连夜雨」,惨淡的销量之下,宝马的人才也在不断流失。仅在 2016 年上半年,就有 3 位核心成员跳槽至腾讯旗下的电动汽车公司和谐富腾,他们分别是宝马 i 系传动系统主管德科·阿本德罗斯(Dirk Abendroth)、产品管理副总裁亨里克·温德斯(Henrik Wenders)、i8 汽车项目主管卡斯藤·布雷菲尔德(Carsten Breitfeld)。再联想此前跳槽至 Faraday Future 的担任宝马 i3、i8 首席设计师的理查德·金(Richard Kim),宝马的领导层真可谓经历了一次大换血。
在代表汽车业未来的电动汽车业务上,宝马未能成为世人举目的焦点,相反还显得甚为狼狈。而近期宝马关于更新 i 系列等一系列举措的声明,似乎显示了宝马要重振电动汽车业务,以及仍要引领未来的决心。宝马的方案如下:首先,在 2018 年,更新旗下的 i3 车型,新款 i3 将有更长的续航里程、更快的加速度、更优雅、简洁的内饰,并推出敞篷版 i8;然后,宝马将于 2021 年推出无人驾驶车型 iNEXT。宝马研发主管克劳斯·弗勒利希(Klaus Froehlich)向媒体表示:「宝马将把 i 系列车型的研发重心从生产电动车转向自动驾驶汽车。」毫无疑问,iNEXT 才是未来宝马业务的重心。
自动驾驶,BMW 慢工出细活的杀手锏
宝马把宝押在无人驾驶上并不是盲目的。
无人驾驶已是众多厂商手里的香饽饽。特斯拉已开始在 Model S、Model X 和 Model 3 上全面部署无人驾驶系统,通用汽车前不久则花费近 10 亿美元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Cruise Automation,奥迪、福特、丰田等传统汽车厂商,有的在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,有的则与谷歌进行合作。虽说竞争者众多,然而各家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以对市场形成统治。更何况,目前市场上也还并没有一款产品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。各厂商的角逐,更多是对未来的一种布局。
宝马押宝无人驾驶,也有着自己的优势。事实上,对于无人驾驶的探索,宝马已经有了十余年的探索,在该领域已有相当深厚的积淀。尽管从目前来看,无人驾驶之于公众,更多的是科幻电影里的炫技场面。然而,这种只能在电影里出现的场面,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了。

2006 年,宝马测试车辆在霍根海姆赛道实现了单圈自动驾驶,虽然距离不长,但在宝马无人驾驶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。2011 年,一辆宝马自动驾驶汽车在全程没有司机干预的情况下,从慕尼黑开到了纽伦堡,全程约 160 公里。2014 年 12 月,宝马与百度进行合作,依托其地图业务,在中国进行无人驾驶试验。2015 年 8 月,宝马联手奥迪、奔驰,斥资近 30 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导航业务 HERE 地图,用来开发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导航地图。
最近,宝马正着手为自动驾驶技术招聘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门人才,并着手整合现有驾驶辅助系统中自动巡航、紧急制动、车道保持、自动泊车等各项功能。宝马全新一代 7 系,已搭载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,可以帮助驾驶员主动识别道路标识,观察前后方及侧向车流等。
宝马的积极姿态,既不贸然改变现有业务结构和模式,又很好迎合了未来的发展趋势,这让笔者对这家老牌的汽车厂商信心倍增。当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,有的公司还停留在昨日的荣光里,不求改变;有的公司尽管意识到了变化,但舍不得改变或已无法改变;有的公司则看到了未来的趋势,并积极应对潮流,他们是从前的弄潮儿,也是新时代的弄潮儿。
宝马无疑是这样的弄潮儿。
**本文作者张龙华,文章首发第四能源,转载请与头条号作者取得联系。
图片来自网络。